世界首条新能源悬挂式空中轨交试验线贯通 “熊猫空铁”成都上线
由西南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国内首条新能源悬挂式空中 轨道交通试验线11月21日在成都顺利贯通,同时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正式投入全线试运行。该项目总设计师、中科院院士、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表示,此举标志整个空铁运行系统进入全面测试阶段,进而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示范线建设奠定基础。 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是用支柱将轨道支撑在空中,列车以悬挂的方式运行。此次贯通的试验线由中唐空铁集团发起研发并投资,由西南交大、中铁六院、中车浦镇、中铁宝桥、富欣智控等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组成的项目组联合研制,并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牵引,相关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产权,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创新。 据悉,该试验线设计总长1461米,整个系统由乘客车站、正线轨道箱梁(含桥墩)、右线轨道箱梁(含桥墩)、弯道段(最小转弯半径30米)、上下坡段(最大坡度60‰)、客车车厢、静调库(充电装置)、大功率锂电池动力包等单元组成。首列试验列车已于今年9月30日正式挂线。 翟婉明表示,试验线贯通后,项目协作各方将组织专家团队,对包括轨道系统、车身系统、牵引系统、信号系统等在内的整个空铁运行系统进行全方位测试,经过上万公里的试验运行,严格检验其技术可靠性和经济效能。 以车身系统为例,翟婉明说,测试内容包括转向架系统、车体减震隔震系统、车体自身刚度等,研究车辆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经过平直、弯道、上下坡等不同轨道线形时,车体的横向晃动、上下震动及过伸缩缝时的平顺性等动力性能,从而获得人体乘坐舒适度、车体对梁的动力作用、梁自身刚度对车体振动的影响等系列参数。 专家表示,由于具备绿色环保、占地面积小、建造成本低、建造周期短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待试验成功后,该系统将来可为城市公共轨道交通、传统交通枢纽连接线和景区交通接驳线等提供新的选择。 更多详细报道请关注复材网 www.cnfrp.com
- 下一篇: 赢创工业扩大德国工厂ROHACELL硬质泡沫芯材产能20%
- 上一篇: 离子液体:征服红色星球的百变材料(附NASA采访视频)
[ 行业资讯搜索 ] [ 加入收藏 ] [ 告诉好友 ] [ 打印本文 ] [ 关闭窗口 ] 相关资讯
- 中车青岛四方、光威复材等发起组建 轨道交通复
- 又一蓝海?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应用中大显
- 天晟新材与CAF P&A设合资公司 携手开展轨道交通
- 中车唐山公司在意大利成立现代轨道交通技术联合
- 郎搏万环氧阻燃预浸料通过最严格的欧盟轨道交通
- 轨道交通用化工新材料:轻量化+路基唱主角
- 轨道交通车辆新材料应用前景分析
- BBG集团获中国轨道交通企业特制复合材料液压机
- 2018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及创新技术发展论坛在河
- 2018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及创新技术发展论坛